查看原文
其他

【古村采风】黄花岗烈士的悲壮人生,资政大夫祠的由来……三华村,传奇故事写春秋

今日花都 2022-01-15
点击「今日花都」关注花都最权威的一手资讯


关于  “古村采风”的系列报道,

本期,

小编带你漫步三华,

聆听那些不得不说的传奇故事。


三华之宝——资政大夫祠

   


三华村多姓徐。祖先在北宋年间从南雄保昌县迁到这里定居,取名三华,现在有村民4900多人。


三华村由中华、西华、东华和元华四个经济社组成,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旧村。三华村整体布局呈蟹状,中华地势高,为蟹身,其余三个经济社为蟹爪,中华的两口泉井为蟹眼;四周围绕着水塘,象征蟹游于水。


为什么要设计成蟹形呢?原因没有确凿记载,但村里老人认为,以前三华村在新华处于地势较高的位置,当大雨水淹的时候,蟹背中间地势高,免受洪涝灾害。


黄花岗烈士之乡


三华村作为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不只是以古建筑著名,其“名人文化”也是其古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华村的名人与烈士都不少。说起烈士,不得不谈黄花岗起义的三华十八烈士和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


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1909年9月,三华村人徐维扬奉命回花县建立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以集之徐公祠为分会机关,制订入会志愿书和誓言词,举行革命宣传与组织活动,揭开了三华村参加革命的序幕。


1911年,徐维扬回花县,在同盟会分会召集武装人员,组织敢死队参加广州起义。在这次起义死难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花县占18人,其中16人是三华村人。



徐志强,目前是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老教师,虽已65岁,但仍然经常回校上课。徐老师是三华村人,现居住在新华街,从小一直在东华经济社。他爷爷徐锡流当年就参加过徐维扬组织的花县敢死队到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在起义进入巷战的时候,徐锡流没有跟其他花县敢死队离开广州,而是藏在一间米铺里,躲过一劫。其他花县的敢死队队员在经江高镇回花县途中被清兵包围,壮烈牺牲。如今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上,小编找到了花县籍的烈士,其中有16人就是来自三华村的。

  

1937年,花县为十八烈士在城隍庙内建立纪念亭,刻石记载烈士的姓名以及英勇事迹。可惜后来抗日期间被日军飞机炸毁,纪念碑也流失民间。

  

徐老师虽年过花甲,但依然喜欢写诗,还在网上开博,讲述三华村黄花岗烈士的故事。徐老师1989年离开三华村到新华居住,家中老房子交给弟弟管理。虽然每年都回村里走走,但老屋已经是几年没见了。这次带着记者重回旧居,徐老师心情非常兴奋。

 

当年自己亲手盖起来的房子


“这房子大部分是我当时亲手盖建的。”据徐老师介绍,当时这房子是村里最早的水泥房,倒水泥的技术都是他自学自用的。

  


时光流逝,现在留下的只有爷爷当年穿军装的发黄照片和一些当年起义用的物品。而当年三华村烈士的英勇历史,则长留人们心中。



民国时期的老店铺


三华之宝: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是三华村第二十五世祖兵部郎中徐方正在清朝同治七年,为其祖父徐德魁被封为资政大夫而建的。




虽然非花都本地的广州人对它了解不多,但资政大夫祠却是“岭南有圣旨的第一祠”。那这圣旨是怎么来的呢?


当时,三华村徐氏族人中,徐方正和徐表正两位堂兄弟在朝中做官。徐方正任兵部郎中,徐表正则任主事。同治皇帝对二人极为赏识,作为表彰,遂将徐方正的祖父和父亲封为“资政大夫”,将徐表正的父亲奉为“奉直大夫”。


为答谢皇恩、纪念先祖,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后来,他们的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它们共同构成的古祠建筑,是广州规模最大的祠堂,比陈家祠还要早27年。

现在,这道圣旨牌坊就在资政大夫祠前院天井内。牌额正背两面镌刻同治皇帝所颁诏书,封徐德魁为资政大夫的诰命,正背诰命之上分别刻有“圣旨”、“覃恩”竖牌。牌坊的石柱及梁均为削角方形柱,打磨平滑,柱脚均有石抱鼓。

 

资政大夫祠占地近900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


资政大夫祠的一个特点就是雕刻精美,灰塑工艺精湛。尤其是灰塑,成为这座古老祠堂的亮点,更是花都灰塑的亮点。

  


资政大夫祠运用了大量的灰塑,色泽鲜明,惟妙惟肖。虽然灰塑姓“灰”,但这里的灰塑一点都不灰蒙蒙。灰塑形式多样,包括多层式“立体”灰塑、浮雕式“半沉浮”灰塑以及圆雕式单个造型“单体”灰塑等。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色彩鲜明、丰富多彩、寓意丰富。

  


资政大夫祠比陈家祠还要早,除“招牌”灰塑外,砖雕、石雕、木雕、陶雕、彩画等多而且精美,充满了民间艺术气息。此外,祠内的建筑构件、主墙、屋脊、门窗,以及室内的家具,都是巧构细镂,手工精湛。


御史大王水仙庙


祭祀、祈福、问日,这些都是农村重要的活动。在三华村,水仙古庙是村民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上述活动外,包括婚嫁、节日舞狮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到水仙古庙来。


这古庙有何神奇?水仙,又是从何而来呢?


水仙古庙,始建年代已无法考究。最早的重建记载是在清朝1843年,之后至今历经数次重修。古庙占地700多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庙内木刻、砖雕、灰塑和壁画等工艺精湛,保存良好。


那么水仙一说,又有什么故事呢?


在宋朝,徐氏太公在朝廷有一位好友叫何兆基,担任御史官一职,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人称御史大王。何兆基跟徐太公是好朋友。何兆基曾许下诺言:在生是徐太公的好朋友,死后也要保佑三华村。


何兆基死后,家人把灵牌跟一包茶叶种子放在盒子里,抛入海中。盒子沿着珠江水一直逆天马河而上,漂到三华村。当时,正在捕鱼的村民发现了,捞上来,看见只是一个简单的盒子,于是就扔回水里。谁知这盒子又漂了回来,反复数次。村民心想,如果你是来造福我们的神仙,就保佑我们捕鱼丰收吧。果真,村民们都捞到很多鱼。于是,村民立了个庙宇,供奉这位御史大王,也就是今天的水仙古庙。

 

村民将盒子里的茶叶种子广泛种植,种出的茶叶非常清香,而且这种茶叶只能在三华才可以种活。据年老的村民介绍,这种由御史大王赠送给三华的神奇茶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绝迹了,现在已经无法看到这种茶树。

如今的锁龙桥



如今三华村的老人悠然自乐


文/图 花都新闻中心 《今日花都》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